-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統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產業體系是經濟體系的子系統和重要根基。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這是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作出的重要部署。應該看到,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必須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要抓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的戰略窗口期,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制造強國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
第一,突出分工協作,形成定位清晰、高效協同的產學研創新體系。
當前,我國技術創新體系存在基礎研究能力薄弱、關鍵共性技術缺位和系統集成能力減弱等問題,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重塑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產學研合作新體系。
一是加大基礎研究投入。要推動政府研發投入聚焦基礎研究領域,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爭將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重從目前的5.5%左右提升至2025年的10%。二是調整現有創新主體的定位。可考慮按照專業化原則對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進行重組,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分工,明確高校(基礎研究)、科研機構(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企業(應用技術開發)等各類創新主體在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確、協同有力的現代創新體系。三是支持設立一批機制靈活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研究院所、金融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在關鍵優勢領域建設類似鵬城實驗室、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新型創新平臺,重點解決跨行業、跨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填補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技術創新之間的鴻溝,從全產業鏈角度梳理產品和技術的痛點,促進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產業鏈創新鏈融通創新。
第二,突出融合共生,形成大中小企業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
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完善產業生態,強化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撐,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構建融合共生、互動發展的協同機制,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
一是支持大中小企業上下游協作。鼓勵采取研發眾包、“互聯網+平臺”、大企業內部創業和構建企業生態圈等模式,促進大中小企業之間的業務協作、資源共享和系統集成,充分發揮大企業的主導作用、小企業的專業化優勢和發展活力,通過大中小企業協同、上下游協作聯動,形成良好的產業鏈互動合作機制。二是促進自主創新產品市場應用。制定鼓勵自主創新產品應用的一攬子政策,依托“新基建”等重大工程,構建產品技術支撐體系及應用場景,培育和完善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中介組織“織網人”作用。支持行業協會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推進資源統籌和整合,建立完善信息交流、人才培訓、共性技術研發合作、標準制定和行業秩序規范平臺,做好產業組織協調和宣傳引導等方面的支撐服務,密切產業鏈上下游關系,更好支持產業基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