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中國品牌戰略面臨三個問題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同時也是 “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三個轉變的轉型升級期。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踐行 “三個轉變”還只是萬里長征剛起步,遠未到躺在功勞簿上的時候,需要“再出發”的勇氣和擔當。
近年來,政府、行業、企業、專家學者雖為品牌強國、品牌強企做出積極的努力,但與世界品牌強國相比、與全球著名品牌企業相比,我們仍然需要清醒頭腦、正視差距。面對新時代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三個轉變”思想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不斷創新,但也面臨新的時代挑戰。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不能簡單的等同于傳播模式、營銷手段和形象標識,在建國70周年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品牌戰略發展面臨三個時代問題:
什么樣的企業能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代表?什么樣的企業能承擔起 “三個轉變”的歷史使命?什么樣的企業能代表國家品牌與全球對話?
品牌要素滲透到產品質量全過程
質量強國已經突破了傳統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范疇,是一個既包括宏觀經濟發展質量,也包括微觀經濟活動中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的 “大質量”的概念。要從高質量發展的層面理解品牌戰略發展。品牌是質量強國的引領者、承載者和協調者,要通過品牌推動供給體系和結構的升級,滿足個性化多元化的新需求;要通過品牌的品類創新引導和釋放市場需求,進而推動供給的提升;要通過品牌的資本價值聚集優質資源,進而提升要素投入產出比;要通過品牌的收益回報促進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循環順暢。
隨著長期支撐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要素紅利逐漸消失,我國全要素生產率也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趨勢。這就需要不斷挖掘驅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新要素、新動力。從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層面理解品牌戰略發展。
傳統上我們重視對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在促進質量增長中作用的體現,而較少對各要素在經濟體中的協同關系開展研究,而品牌不僅具有整合創新要素,提高質量效益、提升綜合競爭力的作用,而且能夠進入到生產、消費、流通等領域和環節,促進創新與效率提升,并通過品牌要素的應用、擴散與滲透能夠對資本、勞動、企業家才能等傳統生產要素產生改造與提升作用,并進一步通過改善技術效率、組織管理效率、優化商業模式,帶動全要素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