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區域品牌示范效應顯現
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實施產業集聚區域品牌試點工作以來,產業集群的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效益水平整體提升,區域品牌效應正在釋放。據統計,首批參與試點的22個產業集群國內市場占有率平均提高2.3%,出口增速平均超過10%,工業增加值率從22.2%提高到24.1%,新產品產值率從27%提高到34.1%,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產品比重從52.9%提高到61.1%。集群內企業品牌培育成效顯著,以自主品牌銷售產品比重從60.1%增長到68.2%,名牌產品產值比重從38.2%提高到45.5%。
為進一步推進區域品牌建設工作,研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方法,交流區域品牌建設工作經驗,工信部科技司9月23日在山東威海組織召開了2016年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工作座談會。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表示,區域品牌建設已經成為地方和行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科學手段,希望政府部門、產業組織、企業及相關專業機構進一步合力推進。
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山東省經信委、中紡聯、溫嶺機床、隨州專用汽車產業集群等單位進行了經驗交流。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專家組組長、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政策規劃研究室主任周宏寧就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開展了專題講座。
加快區域品牌成長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已經成為制造業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涵。沙南生在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質量品牌建設,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規劃中,都把提升質量品牌作為重要內容。近期,國辦先后就“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和“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出臺指導意見,全面部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等重點任務。
國際研究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進入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時,市場競爭開始由價格競爭為主,轉向包括質量、技術、文化和服務等在內的品牌競爭。2015年,我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品牌已經日益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形態。沙南生表示,堅定不移地培育品牌,我們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動力;反之,我們就會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舉步維艱。
區域品牌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8月22日,由工信部、質檢總局和國防科工局組織編制的《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后正式印發。作為《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的子規劃,《指南》對質量品牌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確把“組織開展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作為重要行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