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突破核心技術 機械工業確定“十三五”創新任務
11月8~9日,2016年度全國機械工業科技大會召開。期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作了題為“立足全局,聚焦關鍵,以科技創新引領機械工業由大變強”的主旨講話,回顧“十二五”機械工業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當前機械工業科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挑戰,并提出“十三五”機械工業科技發展的總體設想,強調要構建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新格局。
會議同時表彰了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一等獎項目,以及機械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機械工業優秀創新團隊、機械工業重大科技成果項目獲得者。
創新格局演化加劇
“十二五”期間,機械工業科技工作聚焦科技發展瓶頸,整合有效資源,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為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支撐作用,取得顯著成效。研判機械工業科技發展的新形勢,王瑞祥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以智能、綠色、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將引發國際產業分工發生重大調整,創新驅動已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發展格局演化加劇。一方面,發達國家繼續搶占科技領先優勢。另一方面,科技創新布局處在動態調整中,全球科技創新力量開始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散,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逐步由歐美向亞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位移。
當前,創新驅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機械工業科技發展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環境和利好政策助推。王瑞祥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行業科技創新注入了新動力。同時,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等戰略,對機械裝備提出了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需求。面對市場、需求的拉動和升級,能否鞏固老陣地、開辟新市場,關鍵取決于產業發展的質量與水平,核心環節是科技創新的對接與支撐。
但同時也要看到,機械工業發展瓶頸對科技創新提出的嚴峻挑戰。王瑞祥強調,盡管我國機械工業規模總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總體來看,產業大而不強,整體競爭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仍然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差距和問題將倒逼機械工業增強危機意識與責任意識,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肩負起加快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實現由大變強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