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發展智能制造還需全球合作
“當前,工業文明已向知識網絡文明進化,正在形成以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個性化、定制式、注重用戶體驗和價值創造的網絡智能制造文明,綠色低碳、網絡智能、融合創新、共創分享正成為全球網絡智能制造服務新特點。”
在日前由中國工程院、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的2016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強調說。
在他看來,這種網絡智能制造不是已有市場份額的零和競爭,而是合作為用戶創造新價值、新需求,創造綠色智能、合作共贏、持續繁榮的新經濟、新文明,因此,它面臨著全球合作的新機遇。
網絡智能制造正在走來
“作為實體經濟的支柱、高品質就業和民生保障的基礎、科技與產業創新的主戰場,智能制造是從供應側適應和創造市場新需求、新價值的關鍵,是支撐全球經濟增長和文明進步的強大引擎。”路甬祥表示。
全球網絡、大數據、云計算、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這些為重塑制造服務提供了新的技術基礎和產業生態,而生態環境友好材料、超級結構和功能材料、高端復合材料,以及3D打印等綠色低碳、精準高效的工藝,則成為了智能制造的物質和工藝技術基礎。
事實上,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全球興起了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而智能制造也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各國都紛紛加大創新投入,并相繼提出了網絡智能制造新戰略。
比如美國的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制造業創新網絡計劃,德國的工業4.0,法國的新工業法國計劃,英國的“英國制造2050”等等,都希望依靠能源革命、自動化生產、智能制造等。而中國則于今年3月啟動實施了“中國制造2025”,以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著力推進創新創造、提質增效、綠色智能、開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