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檔案
-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商家資訊
中國制造2025邁向制造強國之路
發布者:sj_160911696295 發布時間:2021-12-02 來源:sj_160911696295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制造業做大做強是中國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必由之路。19世紀中葉以來,中華民族無數仁人志士滿懷實業興國夢想,探尋工業強國之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中國制造起步于一窮二白,篳路藍縷、從小到大,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支撐我國實現了從貧窮落后的農業國到現代化工業國、再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大國的轉變。在新的歷史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以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立足治國理政全局,提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作為未來10年引領制造強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和未來30年實現制造強國夢想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全面開啟了中國制造由大變強之路。
瞄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增強發展制造業的戰略定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敏銳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征和歷史變化,生動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具有強大的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實現中華民族的奮斗目標,需要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只有發展起來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讓夢想成為現實。
近現代以來,制造業始終是一國經濟發展并走向強盛的基礎。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的強國之路,均基于規模雄厚、結構優化、創新能力強、發展質量好、產業鏈國際主導地位突出的強大制造業。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擺脫貧窮與落后,實現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追趕甚至超越,也是通過推動工業化、發展制造業來實現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證明,沒有堅實的制造業支撐,必將導致經濟體的不斷虛化和弱化。鑒此,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吸引和鼓勵高端制造回流本土;新興經濟體不甘落后,希望借助更有利的比較優勢,編織制造大國夢想。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在“雙向擠壓”的挑戰中殺出一條血路,化挑戰為機遇,強筋固本、夯實根基。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關鍵階段。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制造強國,已成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制造業過去是,現在是,而且未來仍將是保證強大經濟的支柱和基礎,發展制造業的決心不能有絲毫動搖。可以說,中國工業化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勢頭能否長期保持、在全球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是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制造業這一立國之本的戰略地位,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落實好《中國制造2025》發展愿景,力爭在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支撐。
瞄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增強發展制造業的戰略定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敏銳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征和歷史變化,生動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具有強大的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實現中華民族的奮斗目標,需要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只有發展起來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讓夢想成為現實。
近現代以來,制造業始終是一國經濟發展并走向強盛的基礎。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的強國之路,均基于規模雄厚、結構優化、創新能力強、發展質量好、產業鏈國際主導地位突出的強大制造業。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擺脫貧窮與落后,實現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追趕甚至超越,也是通過推動工業化、發展制造業來實現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證明,沒有堅實的制造業支撐,必將導致經濟體的不斷虛化和弱化。鑒此,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吸引和鼓勵高端制造回流本土;新興經濟體不甘落后,希望借助更有利的比較優勢,編織制造大國夢想。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在“雙向擠壓”的挑戰中殺出一條血路,化挑戰為機遇,強筋固本、夯實根基。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關鍵階段。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制造強國,已成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制造業過去是,現在是,而且未來仍將是保證強大經濟的支柱和基礎,發展制造業的決心不能有絲毫動搖。可以說,中國工業化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勢頭能否長期保持、在全球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是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制造業這一立國之本的戰略地位,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落實好《中國制造2025》發展愿景,力爭在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