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2016年三季度智能制造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當前,智能制造領域跨國企業不斷加快跨界合作與資本并購,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物聯網等領域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商業模式與服務的持續創新重構,加速推動了傳統產業變革與新興產業崛起。針對于此,全國智能制造發展聯盟秘書處研究工作組從智能制造跨國企業的技術突破、產品創新、資本運作、重大合作、市場布局、戰略動向等多個層面出發,實時跟蹤關注智能制造跨國企業發展動態,就2016年3季度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特征
1.人工智能領域資本大量涌入,推動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創新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信息技術企業爭相布局的焦點,互聯網巨頭通過持續投資收購與合作,不斷向深度學習、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相關細分領域滲透布局。數據顯示,目前為止,谷歌、IBM、蘋果等大型公司收購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交易數量達到31筆。得益于企業資本的大量涌入,人工智能領域新技術不斷取得創新突破。8月3日,IBM蘇黎世研究中心制成了世界上首個人造納米尺度隨機相變神經元,可用于制造高密度、低功耗的認知學習芯片;此外,IBM研究中心還宣布與麻省理工學院(MIT)開展合作,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和認知計算系統;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研發出的計算機語音合成技術WaveNet,可利用神經網絡系統對原始音頻波形建模,能將計算機輸出的音頻與人類自然語音差距縮小到50%。
2.高精度地圖重要性日益凸顯,各領域企業加快投資合作布局
當前,高精度地圖已成為實現自動駕駛和車聯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傳統汽車制造商、地圖廠商、互聯網公司積極圍繞地圖資源開展跨界合作與投資并購。互聯網企業在軟件和服務層面擁有先天優勢,掌握著海量數字地圖資源,對傳統汽車制造商形成嚴重威脅,為避免受制于人,汽車制造商積極針對地圖公司加快投資合作步伐,如福特汽車與MotusVentures、StartXStanford等共同對地圖創業公司CivilMaps投資660萬美元,用于制作精度達到“厘米級別”的3D地圖,開發“大陸級別”的環境地圖系統,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基礎。互聯網企業以及衛星地圖公司在不斷完善地圖數據資源的基礎上,持續提升導航定位精度,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車聯網應用、智能交通平臺以及O2O等服務,如谷歌、Uber、百度等互聯網巨頭正利用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技術,為用戶提供基于位置的消費(LBS)和網絡約車等O2O服務。
3.工業互聯網跨界合作頻繁,云平臺及解決方案加快成熟應用
跨國巨頭圍繞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積極開展跨界合作,不斷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在全球的成熟落地。迄今為止,GE已經在中國開展了12個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逐步推動40多個大數據分析應用落地。7月7日,通用電氣(GE)與中國電信宣布開展合作,形成工業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推動工業互聯網在航空、能源、工業制造業等領域的應用;7月11日,通用電氣與微軟宣布開展合作,用戶可通過微軟的云服務平臺Azure使用通用電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7月20日,華為與GE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基于GE的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以及華為的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平臺進行聯合創新,攜手開發新型工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此外,IBM與AT&T宣布加快物聯網部署合作,雙方將整合云計算及沃森物聯網平臺,為開發者提供更多的數據分析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