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0年12月28日
政策加碼對沖擾動 外貿料回歸平穩發展
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4月我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9%,進口總值與上年同期持平。專家認為,隨著疫情造成的階段性沖擊逐步消減,加上穩外貿系列舉措加快推出,我國出口增速的下行壓力有望緩解,進出口將逐步回歸平穩增長。
疫情反彈施壓出口
“近期國內疫情多發,對出口的影響進一步顯現,且我國出口正面臨海外需求減弱、出口訂單分流等因素影響。”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說。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4月,本土疫情多發對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造成擾動,紡織等行業面臨訂單外流壓力,出口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此外,上年同期我國出口表現亮眼,高基數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4月出口增速。
在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專題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看來,4月出口同比增速較上月有所回落,部分是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總體來看,我國出口仍保持了一定增長韌性。
“一些東盟國家對我國的訂單替代更多集中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機電等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行業,替代效應并不明顯。產業升級為中國穩定出口基本盤提供了很強的底氣。”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說。
4月進口表現好于預期。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4月我國進口總值與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速較3月略有回升。不過,明明提示,進口**價格上漲構成一項重要推動因素。主要進口商品數量跌多漲少,也顯示出疫情等因素對進口需求的影響。李奇霖表示,4月進口同比增速略微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炭、原油等部分上游原材料進口額增加。
穩外貿政策加快出臺
穩外貿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鑒于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貿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業界預期,穩外貿政策有望進一步加力。
2022年以來,系列穩外貿政策舉措相繼出臺。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前瞻性提出15條具體措施,從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鼓勵外貿新業態發展、緩解國際物流等外貿供應鏈壓力、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等方面助力外貿發展。
面對內外部環境新變化,4月以來,著眼于穩外貿,有關方面適時加力,支持政策陸續出臺。4月,人民銀行、外匯局發布“金融23條”,其中提出多項舉措支持穩定外貿;國家稅務總局等10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從加大助企政策、提升退稅辦理便利程度、優化出口企業營商環境等方面再提出十余條措施,助力外貿企業緩解壓力,促進進出口平穩發展。進入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圍繞外貿保穩提質作出部署,從著力保訂單、提高通關效率、加大信貸投放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近日表示,針對外貿企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落實減稅降費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推動疏導物流運輸瓶頸,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