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保持逐步回升趨勢 機械工業運行顯韌性
在今年一季度機械工業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后,二季度受國內疫情反彈、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和影響,行業下行壓力陡然增加,四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滑,運行偏離正常軌道。全行業迅速行動,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扎實推動行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5月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6月恢復正常增長。
日前舉行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在行業信息發布會上表示:“行業運行在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由負轉正,顯現出機械工業的增長潛力和發展韌性。”陳斌表示,“雖然行業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不夠牢固、運行中不確定因素較多、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但隨著國家出臺的穩定經濟、助企紓困等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見效,對全行業實現年初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增加值V型反彈 產銷逐步復蘇
陳斌表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實現小幅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結束了4、5兩個月連續下降的局面。從單月增速看,4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出現兩位數下降,5月降幅收窄至不足3%,6月快速回升至增長8.2%,已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增速,呈現“V”字形反彈,有力應對下行壓力。
同時,產品產銷形勢逐步復蘇。上半年,120種主要產品中累計產量下降的有79種,占比65.8%;產量增長的41種,占比34.2%。從當月數據看,5、6兩月產量實現增長的產品數量逐步回升,6月產量增長的品種已近半數。其中,汽車制造業迅速擺脫疫情影響,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下降3.7%和6.6%。6月當月產銷量已恢復至250萬輛左右水平,環比增長30%左右,同比增速超過20%。在其帶動下,汽車發動機、模具、氣動元件等產量在6月當月由負轉正。能源存儲產品保持增長,上半年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鉛酸蓄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產量均實現較高速度增長。原材料行業設備更新帶動相關生產裝備產量增長,煉油化工生產專用設備、金屬冶煉設備、金屬軋制設備產量增幅均達到兩位數。基建對投資類產品的帶動效應開始顯現,6月當月水泥專用設備產量同比由負轉正增長20.83%,環比增長25.31%,12種工程機械產品合計銷量環比增長7.8%。農機生產回落,10種監測產品中8種產量下降,但拖拉機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產能利用率低于上年同期。上半年,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和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8.8%、77.7%、70.7%和76.6%,同比分別下降2.1、3.6、5.5和4.8個百分點。四大行業中僅汽車制造業產能利用率低于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水平。
陳斌指出,二季度疫情及由此引發的物流不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機械行業重要生產地區的生產秩序,開工率下降導致產能利用率下滑。
營收小幅增長 分行業運行走勢分化
陳斌表示,上半年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小幅增長、利潤總額降幅收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95萬億元,同比增長5.44%;實現利潤總額7354.41億元,同比下降5.8%。上半年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68%,比上年同期下降0.68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相比,上半年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低3.66和6.84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低0.85個百分點。但6月當月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兩項指標快速回穩,同比分別增長14.73%和29.27%,增幅均高于同期全國工業。
陳斌指出,上半年機械工業分行業運行走勢分化。機械工業非汽車行業實現營業收入8.84萬億元,同比增長10.29%,高于機械工業平均增速4.8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238.76億元,同比增長4.17%,高于機械工業平均增速9.97個百分點。在儲能和光伏設備制造業帶動下,電工電器行業營業收入增長26.72%、利潤總額增長22.58%。在磨具磨料產品制造業帶動下,機床工具行業營業收入增長20.58%、利潤總額增長74.03%,對穩定行業運行發揮重要作用。工程機械行業則因國內市場需求下降、銷售放緩,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下降22.74%和65.23%。內燃機行業受汽車、工程機械、農機等主機行業產銷低迷影響,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下降24.35%和49.99%。汽車行業作為機械工業最大的分行業,上半年受疫情沖擊和影響最顯著,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分別完成4.11萬億元和2115.6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69%和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