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擴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
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藥健康……當前,新產業新業態蓬勃向上。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帶動著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為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引擎作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印發《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未來相關產業投資布局圖景漸清。
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疫情沖擊下,戰略性新興產業承壓前行,成為經濟運行一大亮點。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2.9%,高于同期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2個百分點。
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質量亦不斷提升。2016-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為10.5%,快于同期規模以上工業4.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為15.2%,快于同期服務業營業收入3.9個百分點。
2019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5%,比2014年提高3.9個百分點,已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涌現出一大批有創新能力、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和具備競爭力、配套環境好、帶動作用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副研究員盛朝迅表示。
在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當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發展,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擎作用尤為重要。據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廣泛征求50多個部門和地方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意見》提出了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20個重點方向和支持政策,致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解產業升級掣肘難題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質增效、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步伐、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業補短板、加快新材料產業強弱項……《意見》明確聚焦重點產業投資領域,并圍繞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出具體安排。
一方面聚焦重點補齊短板,助解產業升級掣肘難題。
“我國制造業體量規模已經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在核心基礎零部件、重大基礎裝備、關鍵基礎材料、基礎工業軟件和基礎技術等領域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部分零部件對外依存度較高,‘卡脖子’瓶頸凸顯。”盛朝迅說。
為此,《意見》提出加快基礎材料、關鍵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顯示器件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支持工業機器人、高檔五軸數控機床、航空航天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突破制約產業升級的瓶頸和短板,構筑制造強國根基。
另一方面,突出優勢鍛造長板,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優勢。
《意見》明確提出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加快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步伐,推動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等,努力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培育一批支柱產業,推動新動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