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由“智”到“質”,中國制造亟需創新升級
新經濟新常態下,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制造業如何突圍上揚、提質升級?——對這一問題,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暨十佳品質評選頒獎盛典,給出了**:由制造到智造,再到質造。
這一論壇薈聚了國內諸多經濟大咖、行業代表官員和知名專家及典范企業代表,對中國制造業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轉型升級所面臨的問題,實現由制造到智造再到質造的中國新制造體系構建的可行思路和路徑等,提出了各自見解。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制造2025》主要執筆人屈賢明,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等出席論壇,并發表了重要的主題演講。
出席論壇的嘉賓有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馬曉河,工信部華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長徐靜、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以及來自遠東控股董事局主席蔣錫培、華軟資本董事長王廣宇、奇瑞捷豹路虎常務副總裁陳雪峰、力帆實業總裁牟剛等。
論壇還對2016年度中國制造十佳品質評選獲獎企業和個人,進行了頒獎,為中國制造業企業創新升級提供了借鑒,乃至樹立了標桿。
經濟下行倒逼制造業轉型升級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特別是競爭力的基礎仍然是制造業。
他說,中國經濟的回落是轉型再評估,也就是由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逐步轉向一個中速增長的平臺,是兩個不同平臺之間的切換。過去六年的時間,中國經濟一直處在切換的過程中,這個過程沒有完成,所以一直下行的壓力是存在的。
在他看來,經濟下行帶來競爭加劇,隨之帶來分化,最后才有轉型升級。最近企業、行業和地區的分化,這是中國經濟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這樣,有些好的企業逐步已經出來了,“所以我們還是要順應這個趨勢,而不是阻擋這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