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召開
9月24日,2016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出席會議并作講話。
李毅中指出,探索智能制造實施路徑要兼顧三個方面,即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智能制造的關系,以及投入實現制造的有效路徑。
他指出,“互聯網+”既是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去改造提升優化被“+”的產業,亦是用互聯網的理念思維創造新模式和新形態。開展“互聯網+制造業”要推進制造業的智能化和服務化,也要推進智能制造融合在供給側改革攻堅任務之中,同時要通過有效投資拉動內需,提升供給,為智能制造提供投資保障。
中國和德國同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國家,兩國在建設生態型、智能型、開放型利益共同體方面具備廣泛的合作基礎。本次年會以“智能制造體系構建和實施路徑”為主題,力求搭建中德智能制造企業對話交流平臺,深入探討中德合作未來新路徑,滿足中國制造最迫切轉型升級需求。
針對制造業的未來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在年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根本動力在于新一代的科技革命:一是信息技術指數及增長;二是數字化網絡化普及應用,使得創新大大加快,產生了大數據;三是智能化創新。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柳百成發表了題為《基于網絡的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演講。柳百成將智能制造總結成一個基礎環節,圍繞中國智能制造體系實施落地,著重論述了智能制造的工程背景、數字化設計與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國外智能制造發展現狀、中國智能化設計與智能制造進展等關鍵問題。
寶鋼董事長徐樂江和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彪,先后在年會上就中國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經驗總結。
徐樂江表示,鋼鐵業的產能過剩不只是中國的問題,全球鋼鐵業產能都過剩。鋼鐵行業適合推進智能制造,鋼鐵行業推進智能制造的關鍵在于數字化。鋼鐵行業最大的關系是規模化定制與個性化定制的關系,是智能制造和個性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