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檔案
-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商家資訊
轉型明顯提速 綠色制造全面推進
發布者:taifeng1 發布時間:2022-10-31 來源:taifeng1
2016年是《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元年,《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重點任務被逐項分解落實,一些重要領域已取得積極進展。在綠色制造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開展了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以綠色建設標準為引領,加快發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建立了公開、透明的第三方評價機制,推動在各行業、在大中小企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推進了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發展。
綠色制造體系初具規模
《中國制造2025》實施以來,工信部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啟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以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為目標,以公開透明的第三方評價機制和標準體系為基礎,推動建立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積極推進綠色設計,確定兩批99家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試點企業,發布4項生態設計產品評價規范國家標準和13項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發布覆蓋119種產品的綠色設計產品名錄。發布《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進一步發揮標準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實施綠色制造標準化提升工程。利用綠色制造專項組織開展綠色制造系統集成工作,支持企業組成聯合體,實施覆蓋全部工藝流程和工序環節的系統集成改造。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步伐明顯提速,綠色制造體系目前已初具規模。
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快實施
《中國制造2025》實施一年來,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快實施。工信部推進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調研,完成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調研報告,組織制定《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實施重點區域、重點流域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聯合財政部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2016~2018年)》,指導地方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實施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計劃;聯合環境保護部印發《水污染防治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指導地方在造紙等11個重點行業實施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制定工業領域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部內分工方案,推進工業領域土壤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此外,工信部繼續實施高風險污染物削減行動計劃,推動涉汞、鉛、高毒農藥等行業清潔化改造,從源頭減少重金屬、高毒農藥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2016年利用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6個項目。開展長三角、珠三角清潔生產能力提升培訓計劃。開發培訓課件,制作培訓教程,組織指導實施。目前,首批近300家企業,3000多人已開始在線培訓。
嚴控有毒有害污染排放
為全面推進綠色制造,加強控制有害有毒污染物排放,工信部會同發改委、科技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制定相關配套文件,并組織開展管理辦法的宣貫和解讀工作,控制和減少電器電子產品廢棄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鼓勵綠色消費。按照《汽車有害物質可回收利用率暫行管理要求》,發布三批符合性情況名單,推動汽車行業限制使用有害物質,提高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率,增強我國汽車工業綜合競爭力。組織修訂《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2年版)》,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6年版)》,引導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技術方向。
積極發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
《中國制造2025》實施一年來,工信部積極培育發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組織制定《環保裝備制造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規范行業管理,引導大氣治理裝備制造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研究制定《“十三五”環保裝備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促進行業規范化、集約化發展。支持開展重大環保裝備產業化示范,指導行業協會研究制定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應用示范工程遴選條件。完成“生活垃圾無熱載體蓄熱式旋轉床熱解成套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范”、“燃氣電廠立式余熱鍋爐低頻噪聲源頭控制技術”等3項環保裝備科技成果鑒定,推動先進適用環保技術裝備的產業化應用和推廣。
綠色制造體系初具規模
《中國制造2025》實施以來,工信部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啟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以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為目標,以公開透明的第三方評價機制和標準體系為基礎,推動建立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積極推進綠色設計,確定兩批99家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試點企業,發布4項生態設計產品評價規范國家標準和13項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發布覆蓋119種產品的綠色設計產品名錄。發布《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進一步發揮標準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實施綠色制造標準化提升工程。利用綠色制造專項組織開展綠色制造系統集成工作,支持企業組成聯合體,實施覆蓋全部工藝流程和工序環節的系統集成改造。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步伐明顯提速,綠色制造體系目前已初具規模。
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快實施
《中國制造2025》實施一年來,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快實施。工信部推進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調研,完成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調研報告,組織制定《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實施重點區域、重點流域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聯合財政部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2016~2018年)》,指導地方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實施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計劃;聯合環境保護部印發《水污染防治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指導地方在造紙等11個重點行業實施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制定工業領域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部內分工方案,推進工業領域土壤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此外,工信部繼續實施高風險污染物削減行動計劃,推動涉汞、鉛、高毒農藥等行業清潔化改造,從源頭減少重金屬、高毒農藥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2016年利用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6個項目。開展長三角、珠三角清潔生產能力提升培訓計劃。開發培訓課件,制作培訓教程,組織指導實施。目前,首批近300家企業,3000多人已開始在線培訓。
嚴控有毒有害污染排放
為全面推進綠色制造,加強控制有害有毒污染物排放,工信部會同發改委、科技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制定相關配套文件,并組織開展管理辦法的宣貫和解讀工作,控制和減少電器電子產品廢棄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鼓勵綠色消費。按照《汽車有害物質可回收利用率暫行管理要求》,發布三批符合性情況名單,推動汽車行業限制使用有害物質,提高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率,增強我國汽車工業綜合競爭力。組織修訂《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2年版)》,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6年版)》,引導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技術方向。
積極發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
《中國制造2025》實施一年來,工信部積極培育發展環保技術裝備產業。組織制定《環保裝備制造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規范行業管理,引導大氣治理裝備制造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研究制定《“十三五”環保裝備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促進行業規范化、集約化發展。支持開展重大環保裝備產業化示范,指導行業協會研究制定重大環保技術裝備應用示范工程遴選條件。完成“生活垃圾無熱載體蓄熱式旋轉床熱解成套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范”、“燃氣電廠立式余熱鍋爐低頻噪聲源頭控制技術”等3項環保裝備科技成果鑒定,推動先進適用環保技術裝備的產業化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