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中國制造2025”將與“瑞士工業4.0”無縫對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伯爾尼同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舉行會談并共同會見記者。在會見記者時,習近平說,當天上午雙方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并共同見證了中瑞十份合作文件的簽署。習近平指出“兩國將推動建立中瑞高水平創新平臺”,加強“中國制造2025”與“瑞士工業4.0”的對接。
習近平說:“我們一直認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亮點紛呈,成果豐碩”,“兩國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大小國家友好合作的典范”。習近平提到,兩國將抓住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堅持走合作共贏的道路,推動中瑞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發展,更好地造福人民,向世界人民傳遞信心、提供正能量。
習近平特別指出:兩國將推動建立中瑞高水平創新平臺,并在這一新機制統籌引領下加強“中國制造2025”與“瑞士工業4.0”的對接,推動兩國企業和研究機構創新合作。
習近平還說,中瑞兩國將共同舉辦2017年中瑞旅游年,加強兩國旅游合作。雙方愿以中國舉辦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加強兩國冬季體育運動合作。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當前,全球制造業發展格局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突出創新驅動,優化政策環境,發揮制度優勢,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工業4.0”的概念在2011年誕生于德國漢諾威工博會。盡管至今人們依然熱議“工業4.0”的定義和標準。通常說來,“工業4.0”是指將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于工業生產領域,從而實現智能化、個性化和集成化生產。
同前三次工業革命相比,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工業4.0”并不體現在單一技術的突破上。在許多歐洲企業看來,與其說“工業4.0”是一場革命,不如說是一次進化。可以說,“工業4.0”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特征,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