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我國工業互聯網應從“重平臺”轉向“重應用”
近年來,工業信息化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在政策引導與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良好開端。
近日,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應用理事長、華能集團首席新信息師朱衛列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應從“重平臺”轉向“重應用”。
以下為專訪實錄:
新華網:我國工業互聯網當前整體發展情況如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朱衛列:我認為工業互聯網盡管有了相當的發展,但總體上還處于起步期。現在全國各地積極性比較高,相關部門出臺了工業互聯網指導性意見和各種政策,各省市自治區也出臺了很多文件給予支持。同時,諸多信息化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參與度也很高,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好的情況。
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工業企業的參與度不夠。目前參與工業互聯網建設的主要是信息化公司,以及互聯網公司。但這些企業過去沒有做過工業互聯網,他們對工業業務理解不深。工業互聯網業務涉及到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沒有對工業的理解是很難開發出良好的智能化應用的。因此,未來在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工業企業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
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第二個問題是過于“重平臺、輕應用”。現在市場上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很多,但真正開發工業互聯網智能化應用的企業甚少。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信息化企業和工業互聯網一般不了解工業,只能把精力放在平臺開發上,一些信息化公司其實是借宣傳“平臺概念”掩蓋其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能力不足。另一個原因是受過去TO C業務的影響,在TO C業務中,互聯網平臺受到了追捧,人們便認為工業互聯網業務中平臺也是核心,便爭相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其實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恰恰相反,創新的智能化應用才是核心。由于工業互聯網開發的企業的利用很少,好的應用更少這樣的現狀,整個工業企業參與度不高,這就造成一個惡性的循環。
所以,我們除了盡可能帶動工業企業參與以外,我們還希望信息化公司要努力實現轉型,結合工業實際開發出更好的應用產品。
新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對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有何重要意義?
朱衛列:通過兩化融合實現傳統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提出了許多年,但這條路走得一直很艱辛。這一方面是由于過去的幾年我們信息化基本上停留在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如辦公自動化、ERP等等,這些信息化內容主要是提升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對企業的生產管理雖然也涉及,但對工業生產過程的融合不夠深。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是生產大數據,并直接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如優化節能降耗、提供設備狀態檢修等等,可以說工業互聯網直接推動了實體工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