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29日
積極財政政策護經濟大盤
直達資金等形成“組合拳”,有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和高質量發展。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一系列措施正在發力,護航宏觀經濟大盤平穩前行。
有力支持經濟恢復
一系列數據顯示了今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與效果: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超過25萬億元,赤字率按3.2%左右安排,赤字規模為3.57萬億元。
同時,大力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30616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427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8659億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播支出4180億元。同時,落實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要求,進一步大幅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
“今年,為了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急轉彎,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按照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的要求,合理安排赤字、債務、支出規模,以更大力度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作出了貢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表示。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應對內外部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全國人大批準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元。
截至12月15日,新增專項債券發行3.42萬億元,占已下達額度的97%,全年發行工作基本完成,資金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領域。
今年以來,在建設資金有效保障下,陜西省的西安國際會展中心二期、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西延高鐵、延安新區大健康產業園區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加速推進。“2021年全省788億元專項債券全部發行完畢,正在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專項債券穩投資、補短板、擴內需、促消費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陜西省政府債務中心主任周金光說。
2021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大亮點,是在2020年直達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27項轉移支付整體納入直達范圍,資金總量達到2.8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基本實現了中央財政民生補助資金的全覆蓋。一年來,常態化直達機制有序推進,執行情況良好,資金快速落到基層。
“財政直達資金機制實現擴圍,從應對疫情的特殊之舉轉為常態化管理,有效增強了基層財力。”馮俏彬說。
有效增強企業活力
大同第二發電廠和大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西電東送”的主力發電企業,也是華北電網重要樞紐。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給兩家企業“雪中送炭”:10月份可申請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4800萬元,四季度可緩繳各項稅款1160萬元。
“通過實施減稅、退稅、緩稅措施,切實減輕了煤電企業稅費負擔,為煤電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有效服務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山西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齊志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