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31日
互聯網+制造業+共享經濟,將會帶來怎樣的變革
共享經濟也被稱為分享經濟,其明顯的特征在于提升閑置資源的利用率,基于一個開放性的平臺,通過平臺對資源配置的不斷調整,從而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共享經濟在當下的中國市場發展得也十分火熱,并吸引資本大量進入。《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8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29420億元,2019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32828億元,增長11.6%。
我國共享經濟起步早、規模大、創新多。從提供網約車、充電寶、雨傘、廚房等生活共享服務,再到出現共享員工、共享機床、共享倉庫等新業態新模式,共享經濟已經滲透進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和市場。
在制造業,共享經濟的“觸角”也延伸到多個場景。具體來講,共享經濟之所以能夠在促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關鍵在于它通過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降低了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易成本,解決了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并衍生出了新的交易內容和交易方式,由此優化配置了生產制造的資源和能力,加快釋放了創新創業活力,強化了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進而提升制造業產品的供給質量和效率。
通過捷配協同制造平臺,各PCB廠可解決產能過剩與產能不足問題,在總產能互助、部分生產工序互助、生產時間互助三部曲下,提高生產服務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各廠家形成一張協同制造網絡,讓產能不再成為頭痛的問題,實現訂單、產能共享,多方共贏,實現協同制造,從而賦能中小企業的創新與發展。通過平臺將制造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形成一種“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的共享制造模式。
今年上半年,福建石獅首個“共享工廠”落地,為中小企業提供生產場所、倉儲配套,為接單難的企業提供訂單。縱然面對疫情影響,通過共享協同,12萬件海外服裝很快上線生產;在很多城市,輕工企業把接單、設計、組裝等環節拆分共享,降低市場風險、集成供應鏈能力。
拿服裝產業來說,40年前做服裝創業,要從開自己的工廠起步;20年前,從尋找代工廠開始;現在,可以先試水賣一周后再制造發貨。在現在的模式下,中小服裝商家不必提前生產很多貨。共享工廠”模式可以減少中小企業生產的束縛,使其更專注于自身優勢和業務創新。同樣,這也讓服裝行業內的設計師、時尚達人、帶貨主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