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1月31日
更好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國家高新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對示范引領更大力度改革開放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促進“雙創”和大學畢業生就業。
會議指出,要在國家高新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相關改革試點政策,加強創新政策先行先試。放寬海外人才長期多次簽證、居留許可等規定。
受訪專家表示,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的國家高新區,一度是拉動各地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動力,隨著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高新區遭遇了如何強化自身示范引領作用的難題,再度改革勢在必行。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家高新區的管理體制完善,創新與產業發展功能齊備,且資源配置效率高,如果能在這里復制推廣相關改革試點政策,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國家高新區再改革
誠如陳鴻宇所言,盡管國家高新區范圍不大,但無論稅收還是就業均影響力較大。建設國家高新區,已然成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國家高新區歷經30多年發展,總數已達169家,已成為區域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2019年,國家高新區實現GDP 12.2萬億元、營業收入38.3萬億元、工業總產值24.8萬億元、上繳稅額1.9萬億元,以占全國0.1%的面積,貢獻了全國12%的GDP和稅收。
在陳鴻宇看來,隨著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高新區也遇到了體制機制等問題,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關鍵時刻,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演進,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來推動國家高新區的再一次改革。
“賦予國家高新區相關經濟管理權限恰好就是這個突破口和抓手。”陳鴻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自貿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使命并非創造GDP,而是探索改革開放經驗,如果能將相關試點政策在國家高新區內復制推廣,勢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容易形成一種示范帶動效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科技部火炬中心此前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國家高新區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中的核心載體作用,這與本次國務院常務會提出的促進“雙創”和大學畢業生就業不謀而合。
國家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認為,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沒有人就談不上發展。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壓力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是“六穩”“六保”中的重要內容。
“新經濟首先源自創新、創業,國家高新區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上下功夫,等于是在為高新區的產業賦能。”王國文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