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咨詢熱線:0537-2710988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1年02月01日
加速滲透 工業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主陣地
加速滲透 工業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主陣地
“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并加速向各領域廣泛滲透,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數字經濟發展呈現蓬勃的勢頭,展示巨大的發展潛能,正在成為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苗圩指出。
苗圩強調,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造福人類社會。
苗圩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牢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立足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全局,著力建設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著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強化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著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世界數字經濟繁榮發展。
5G成為數字經濟新引擎
“5G的登場,一定會產生我們想象不到的新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在會上如是感慨,“5G+AIOT(智聯網)為產業互聯網發展增加新動能,拓展新應用,已成為數字經濟新引擎。”
在其看來,5G的高可靠、低時延與廣覆蓋、大連接特性將物聯網的大數據與云端或邊緣計算的人工智能結合,促進了AIOT的發展,正實現人機物智能協同。
不少專家表示認同,5G對于未來的改變將不止于速度的變快,在4K及8K視頻應用、無人駕駛與遠程遙控、工業自動化、健康醫療、AR與VR、智慧城市等領域,5G帶來的變化可能超出想象。
“與前幾代移動網絡相比,5G網絡的能力將有飛躍性發展。5G除帶來更極致的體驗和更大容量,它還將開啟物聯網時代,并滲透各個行業。”石家莊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6月,我國用戶月均使用移動流量達7.2GB,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107.3%。與5年前相比,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提升約6倍,手機上網流量資費水平降幅超90%。移動通信進入5G時代。
5G之外,鄔賀銓還認為,由AI和工業互聯網構成的三足鼎立格局,亦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
根據麥肯錫的預測,到2030年,AI可為全球貢獻13萬億美元的GDP;全球工業互聯網在2025年可產生高達11.1萬億美元的收入。埃森哲數據則顯示,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能夠為全球經濟帶來14.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智能制造助推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對于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不斷探索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沒有制造業的存在,互聯網的價值又有多大?”博覽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如是說。她認為,大數據時代推動了工業快速發展,也為產品質量精度帶來可靠保證。以格力電器售后故障率為例,2004年之前售后故障率為1%~2%,至2018年售后故障率已降至萬分之三。 “協同發展共贏才是全世界經濟發展的目標。一個創造者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者,拿來主義不可靠。格力電器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不僅保證了空調的產品質量,同時也外延為其他不同行業服務,這就是格力電器在這個時代所創造的價值。”
當前,獨角獸企業正成為引領全球創新的排頭兵,亦是衡量國家競爭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根據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Insights發布的全球獨角獸企業名單顯示,2018年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92家,占比達28%。獨角獸企業的爆發顯示了中國整體創新實力的提升,這些企業引領產業新形態發展,促進了上下游產業的融合進步。
作為實體經濟的主戰場,工業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本報從博覽會主辦方河北省人民政府獲悉,當前,河北省正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
在保定,長城汽車基于互聯網的汽車協同研發設計平臺,實現了跨地域、跨專業的設計協同,研發周期縮短20%,產品開發成本降低20%;在承德,河鋼承鋼探索**個性化定制模式,推動高端產品占比提升3倍以上,訂單交貨周期縮短53%;在秦皇島,中信戴卡實行了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的“四化合一”制造體系,產品合格率提升3%,成本下降46%,相比傳統生產線,人均產值提高了3倍。
傳統產業正擁抱 “數字”,走向未來。截至2018年底,基于河北省供給資源池的上云企業數量已超過3000家。到2020年,這一數字或將突破10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