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5月12日
財政貨幣齊出手 增量政策工具蓄勢待發
財政貨幣齊出手 增量政策工具蓄勢待發
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增量政策工具或加速推出。業內專家表示,財政政策將是后續穩增長的關鍵抓手,新的基建融資工具有望推出;貨幣政策方面,以各類再貸款工具為主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將“挑大梁”。
更多財政政策有望出臺
財政政策方面,除退稅減稅降費節奏將進一步加快、專項債發行提速外,多位專家認為,財政政策或將在基建投資和消費領域推出更具擴張性的計劃。
廣發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劉郁推測,對于短期經濟效益相對不高,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較高的基礎設施項目,除了常規的預算赤字等財政支持外,還可能推出新的基建融資工具或融資方式。他認為,參考以往推出的特殊政策工具,可能推出特別國債、政策性銀行專項建設債等。
“未來可能還會再次發行抗疫國債,大力度支持疫情防控。此外,可能會發放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補貼或優惠券,加快消費恢復?!敝残磐顿Y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稱。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為,財政政策方面的增量工具可能包括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大力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REITs等模式引入民間資本,不排除通過適當增加中央赤字、發行特別國債等方式,補充地方財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不排除今年適度調高財政赤字率的可能性。如此可以進一步加大退稅減稅和降費力度,大幅增加財政在民生保障、基建方面的投入。
結構性貨幣政策“挑大梁”
貨幣政策方面,專家大多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將“挑大梁”,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定向支持。
中金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表示,總量性貨幣政策寬松已經相對前置。未來貨幣政策或仍將以我為主,繼續保持相對寬松的狀態,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但在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近期波動較大的背景下,排序更靠前的政策工具仍然是以各類再貸款工具為主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及存款利率定價機制改革、通過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引導銀行有序下調利率等非傳統意義上的“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5月4日宣布,增加1000億元專項再貸款額度,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