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5月12日
各地加快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
各地加快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
農業機械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農機裝備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競爭力和裝備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智能農機裝備發展提質加速,同時也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短板弱項。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要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強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在不久前召開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推進會議強調,要瞄準農業生產需求,著眼全產業鏈強化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加快補齊短板弱項,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更好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為此,各地各有關部門統籌謀劃、協同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系統梳理農機裝備短板弱項清單,推動農田農藝品種與農機相適應相匹配,拓展農機應用場景,發揮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導向作用,進一步突出穩產保供和支持自主創新,加強優質企業培育,強化農機自主創新成果與知識產權保護,著力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力爭牽住“牛鼻子”、解決“掉鏈子”、突破“卡脖子”,推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創新工作機制,激勵研究開發,培育平臺載體,精準示范推廣,做好需求、供給、示范、應用環節間的銜接,努力在農機裝備補短板方面打造“江蘇模式”。一是組織梳理產業鏈邊界、細分領域、核心環節,從制造業角度分類編制“五圖六清單”,排出重點企業56家、重點項目40個、長板技術10項、短板技術23項。二是組織農機裝備企業供需對接會議,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江蘇沃得、江蘇常發、常州東風等30多家農機裝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加會議,初步達成上下游協作配套采購意向近10項。三是積極推進相關農機裝備研發專項。省農業農村廳積極推動農機裝備集成創新項目,2021年安排4550萬元,立項65個,其中集成創新類39項、推廣應用類26項。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專項中,2021年安排近20項支持農機裝備核心共性技術研發,資金總額3000多萬元。2021年資助29項省農科院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項目,資金總額1770萬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加強本地特色農作物研究,推動特色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一是加強農機裝備技術研發推廣。協調對接自治區科技廳組織開展相關急需機具研究開發,重點落實《廣西甘蔗小型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實施方案》,集中攻克甘蔗小型機械化發展關鍵問題。邀請農業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專家組甘蔗專業組調研指導適宜廣西蔗地的農機裝備研發,支持探索“分段式”收獲技術模式,力促甘蔗機收從單純推廣一種機收作業向多種作業模式并重轉變。二是強化產學研推結合,支持區內外農機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組建創新聯合體,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開展適用于廣西丘陵山區優勢特色農作物生產的新機具。三是明確技術路線。針對短板弱項,目前已完成《割鋪機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比對技術模式探索》《甘蔗分段式機械收獲技術模式探索總結》《整稈式甘蔗田間收集轉運技術模式探索》《甘蔗分步法機械收獲與切段式聯合機械收獲比對技術模式探索》《整稈甘蔗機械除雜技術模式探索》等5項分步式機收相關技術模式探索試驗并形成總結,精準指導特色農機裝備與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