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5月12日
我國經濟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判斷從何而來
我國經濟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判斷從何而來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在全球疫情和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因何而穩?穩在何處?向好態勢能否持續?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經濟恢復基礎繼續鞏固
“判斷經濟形勢,不僅要看同比,還要看環比、看兩年平均增速,看補短板和內生動力增長情況,以及一些先行參數。”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
數據顯示,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為5.3%,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5%,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3%,較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
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體現在三次產業穩中有升。
農業生產穩中向好,夏糧產量再創新高,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加”。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仍略高于疫前水平,產能利用率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制造業占比得到提升,上半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9%,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3%,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
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體現在質量效益持續改善。
企業利潤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比2019年同期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8.6%。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2%,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