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咨詢熱線:0537-2718308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6月02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區域品牌示范效應顯現
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實施產業集聚區域品牌試點工作以來,產業集群的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效益水平整體提升,區域品牌效應正在釋放。據統計,首批參與試點的22個產業集群國內市場占有率平均提高2.3%,出口增速平均超過10%,工業增加值率從22.2%提高到24.1%,新產品產值率從27%提高到34.1%,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產品比重從52.9%提高到61.1%。集群內企業品牌培育成效顯著,以自主品牌銷售產品比重從60.1%增長到68.2%,名牌產品產值比重從38.2%提高到45.5%。
為進一步推進區域品牌建設工作,研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方法,交流區域品牌建設工作經驗,工信部科技司9月23日在山東威海組織召開了2016年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工作座談會。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表示,區域品牌建設已經成為地方和行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科學手段,希望政府部門、產業組織、企業及相關專業機構進一步合力推進。
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山東省經信委、中紡聯、溫嶺機床、隨州專用汽車產業集群等單位進行了經驗交流。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專家組組長、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政策規劃研究室主任周宏寧就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開展了專題講座。
加快區域品牌成長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已經成為制造業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涵。沙南生在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質量品牌建設,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規劃中,都把提升質量品牌作為重要內容。近期,國辦先后就“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和“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出臺指導意見,全面部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等重點任務。
國際研究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進入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時,市場競爭開始由價格競爭為主,轉向包括質量、技術、文化和服務等在內的品牌競爭。2015年,我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品牌已經日益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形態。沙南生表示,堅定不移地培育品牌,我們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動力;反之,我們就會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舉步維艱。
區域品牌是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8月22日,由工信部、質檢總局和國防科工局組織編制的《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后正式印發。作為《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的子規劃,《指南》對質量品牌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確把“組織開展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作為重要行動內容。
沙南生指出,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的主體不同,但本質是一致的。要把區域與產業相結合,做強區域產業的聲譽,形成品牌效應和品牌效益。產業與企業一樣,都需要實現從大到強的轉變,都需要培育發展新動力,都需要打造以質量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力,必須積極地、科學地加快區域品牌的成長。
工信部一直把質量品牌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逐步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品牌發展道路。其中,“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互動發展”是這一道路的重要內涵。沙南生指出,產業集群區域品牌試點工作啟動以來,一大批產業集群積極申報試點。從這些申報單位中,工信部陸續分三批確定了75個試點單位。試點單位分布在22個省市和計劃單列市,覆蓋了7大行業,江蘇、廣東、山東、河北、四川等地區和輕工、機械、服裝家紡等行業的試點單位比較集中。
“更為可喜的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河北、湖北、河南、寧夏、深圳、青島等省區相繼組織開展了省、市級的試點工作或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區域品牌建設已經成為地方和行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科學手段。”沙南生說。
試點單位結合產業特點,按計劃開展試點工作,在提高區域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創造價值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廣東中山古鎮鎮舉辦的國際燈飾博覽會吸引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商參會,古鎮燈飾躋身世界四大燈飾專業市場。深圳市以“深圳內衣,領舞中國”為主題構建區域品牌,深圳內衣已經成為與法國巴黎、美國哥倫布等地區齊名的國際內衣產業高地。湖北隨州市精心打造“專汽之都”,產品出口到94個國家和地區。在2015年全國專汽產量下滑27%的壓力下,隨州專汽同比增長16.2%,實現逆勢發展。
今年4月份,工信部啟動了首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示范區的申報和評審工作。經過評審,深圳內衣、隨州專用汽車、古鎮燈飾、四平換熱器、溫嶺機床工具和清溪光電通訊等6個集群的區域品牌目前已經進入公示環節。
建立試點示范長效機制
為進一步推進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工作,沙南生提出了三點希望。首先,要理解從試點到示范的工作思路。從試點到示范,是一個科學系統地開展工作,加快區域品牌成長的過程,是進一步做強產業、做強品牌的過程。從試點到示范,是從銀牌到金牌的歷程。試點單位應該以此為起點,意識到肩負的責任與任務。試點地區要積極開展工作,示范地區也要持之以恒。
據透露,工信部目前正在抓緊完善《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示范區管理辦法》,一方面是要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另一方面是要規范試點和示范相關工作。
第二,要把握試點示范的科學規律,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創新。區域品牌建設要注重培育加快變強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完成試點任務的試點區域就能夠成為示范區。示范區的必要條件是完成試點任務,充分條件是形成了具有示范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典型經驗來源于卓有成效的工作,更來源于結合自身特點的創新。而且,區域品牌是產業集群競爭力的綜合體現,試點示范工作不能單一,要與相關領域的工作有機結合,增強區域品牌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第三,要各盡其職、強化合力,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的主體是政府,合力來自于社會各方的力量。地方政府要建立包括工信部門在內的各相關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支持行業組織和公共服務平臺工作,確定產業發展戰略,制定政策措施并提供必要資源,組織或支持開展重大活動、監督品牌信譽。產業組織要制定品牌戰略,管理品牌資產,協調企業行動,促進企業交流,提升產業效率,組織培育企業品牌,開展旨在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改進和提升活動。骨干企業要發揮在產業鏈中的重要作用,與產業鏈同步提升。積極培育企業品牌,參與相關的改進、宣傳、交流、營銷等活動。專業機構要加強區域品牌理論和方法研究,為試點單位解決專業問題,重點加強區域品牌宣傳、品牌聲譽保護和品牌診斷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沙南生強調,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示范工作是長期性工作,新的試點地區的申報和推薦工作也是常年性的。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的在線申報系統正在調試,近期即將開通。地方工信部門在做好審查推薦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遴選和引導,密切與行業組織的聯系,把那些產業基礎較好、聚集度高、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吸納到試點示范工作中來,不斷夯實工作、擴大影響,使區域品牌建設的成效更大、更好地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