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咨詢熱線:0537-2718308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6月02日
“互聯網+”制造: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工信部制定《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下稱《行動計劃》),準確把握了當前技術發展大勢、產業發展大勢和國家戰略發展大勢,對推進國家“互聯網+”行動在制造業領域落地、提升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行動計劃》準確把握技術發展大勢
技術進步是產業持續繁榮的核心動力,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引領社會生產新變革。《行動計劃》突出了工業互聯網、信息物理系統以及軟件技術的重要地位,準確把握住了全球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的發展大趨勢。
工業互聯網將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
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在工業領域的綜合集成,打通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個環節,提供泛在感知、高速傳輸、海量計算和智能分析控制能力,推動實現機器、產品、人、信息系統的萬物互聯,為工廠內智能、工廠間協作提供有力支撐,因而成為產業界發展的焦點。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成立一年多以來,會員已達到230多個,吸引了全球各大工業、ICT巨頭加入,德國工業4.0主導企業與其的合作也日益密切。《行動計劃》將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部署作為智能制造培育推廣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研究制定工業互聯網整體網絡架構方案,組織開展關鍵技術實驗驗證平臺建設以及支持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等工作,通過研發、測試、應用聯動,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夯實智能制造網絡基礎。
信息物理系統將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標志
信息物理系統(CPS)可實現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映射與互動,在工業領域體現為依托真實世界大數據建立起對設備狀態、制造過程等更加高級復雜的仿真,并形成與現實操作的同步交互,因此是未來智能制造的重要標志。GE提出的數字雙胞胎、西門子發展的數字工廠都是CPS技術的體現。美國早在2007年就將CPS列為八大關鍵信息技術之首,德國則將CPS作為工業4.0的核心。《行動計劃》中,CPS成為高頻詞匯,出現多達15次。圍繞CPS關鍵技術研發、產業化以及應用測試、試點示范等,專門提出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行動。如此重點、細化部署CPS,在各類政府文件中可謂首次。
軟件將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核心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形的計算機、網絡硬件構成了大數據、大網絡、大計算的基礎,而無形的軟件和程序則是其實現并形成生產力的原因。軟件隨著人類的需求和想象千變萬化乃至無窮無盡,僅蘋果應用商店的有效APP就超過150萬個。各類控制軟件、仿真軟件、平臺軟件、管理軟件、分析軟件成為設備、過程、產品智能化的核心。未來,軟件技術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因此,有人提出軟件定義一切,西門子投入數十億歐元發展數字化軟件服務,GE更是直接提出未來工業企業即軟件企業。《行動計劃》多處體現了對工業軟件研發、應用的重視,強調了對工業軟件企業的支持,例如支持工業軟件企業攻關解決物理仿真、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支持高端工業軟件、新型工業APP的研發和應用。
《行動計劃》牢牢立足產業發展大勢
當前,我國既存在加緊跟上智能制造、先進制造這一全球制造業大勢的迫切需要,又存在本身發展不平衡、整體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客觀現實。《行動計劃》兼顧全球產業趨向和我國產業實際,提出一系列行動措施,將有利于在補足功課的同時尋求彎道超車的機遇。
順應全球發展大勢推進智能制造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復蘇艱難,亟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嚴峻的資源、能源、環境問題又使得傳統的工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同時,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沿產業鏈向上游傳導,帶動整個制造業開始朝著定制化、服務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對制造業生產單元、生產過程、組織方式都提出了更加靈活、更加柔性的要求。創新驅動、高效靈活、環境友好的新型制造模式已成為全球共同選擇,發達工業國家紛紛提出相關措施或戰略發展智能制造。《行動計劃》提出智能制造培育推廣行動,積極圍繞智能產品、智能裝備、智能生產、智能工廠和智能服務發展智能制造,力爭“2018年,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充分體現了與全球大趨勢的同步,同時也體現了工信部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
立足我國實際國情推動全面發展
企業、行業、地區發展不平衡是我國制造業的突出特點。我國既有一些企業、工廠已開始從3.0向4.0時代邁進,更有大批企業還處在信息化相對落后的2.0階段,甚至仍有相當企業自動化水平未達到1.0階段。如何補足功課,推動制造業整體信息化、數字化能力提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題。《行動計劃》結合這一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行動方案。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和標準建設推廣,帶動廣大企業加快補上信息化這一課。通過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幫助那些對智能制造“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的企業改進流程、改善管理,加快跟進網絡化、智能化建設。通過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培育,降低小微企業應用互聯網新技術、新平臺的技術和成本門檻,實現對小微企業的幫扶。
《行動計劃》全面順應國家戰略部署大勢
打造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是推動現代化建設、提升綜合國力的重大戰略。《行動計劃》立足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對兩大戰略的相關總體部署進行細化,有助于形成以制造強國推動網絡強國、以網絡強國保障制造強國的良性循環。
積極推動制造強國戰略實施
構建以智能制造為重點的新型制造體系、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業是“十三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的重點任務。《行動計劃》依托智能制造培育推廣、新型生產模式培育等行動,對這些任務進行了方向性部署。例如提出研究制定智能制造發展戰略、明確重點行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發展目標重點、分行業制定裝備智能化改造路線圖等,將進一步細化完善制造業各門類、各領域智能制造頂層設計,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再如提出將開展“互聯網+”制造業試點示范,將在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云制造等方面,充分發揮領先企業先行先試效應,形成行業主導推動新模式、新業態壯大的良好局面。
有力帶動網絡強國戰略推進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18年建成一批全光纖網絡城市,直轄市、省會主要城市寬帶用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30Mbps,同時通過加快部署工業互聯網夯實產業網絡基礎。通過實施信息技術產業支撐能力提升行動,推動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際領先企業,初步建成安全可靠的產業生態體系。這都為制造業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推動我國核心信息技術、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服務水平提升,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新的藍海,客觀上推進了網絡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