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咨詢熱線:0537-2718308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6月02日
緊抓“互聯網+”機遇,實現中國“智”造彎道超車
近日,一場圍繞“物聯網”、“互聯網+”等為主題,重點探討如何利用現代通信前沿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著力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為內容的“2015全國互聯網 +工業制造高峰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隆重舉辦。
那么到底“物聯網”是什么? “互聯網+”又是怎么理解?他們對中國未來制造業發展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測控網記者有幸采訪了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物聯網研究院院長朱洪波教授和中國通信學會張新生秘書長。
物聯網是一種鏈接方式,重點實現智慧服務
采訪中,朱洪波教授向記者介紹了什么是“物聯網”以及“工業物聯網”。他指出物聯網是個概念,并不是一個具體網絡或技術,也不是一個具體的產業。物聯網是網絡連接萬物的形式,利用現在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技術將物理的、虛擬的所有數據聯系起來進行信息傳輸,來滿足無所不在的智慧服務需求,他是在互聯網的進一步深入和擴展,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他還指出“大數據”和“云計算”將是物聯網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是物聯網的核心。通過和云計算、大數據捆綁在一起,從傳輸功能變為服務功能。
他認為將物聯網嵌入到工業環境中,把所有工業的事物都利用網絡的形式連接起來稱為“工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主要用于提高工業制造各環節的制造服務水平,使服務實現智慧化,未來的工業生產將從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型,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以更靈活實現個性定制化生產,最終實現智能制造。在談到南京郵電大學的物聯網團隊的有關研究成果時,朱教授滿懷自信的表示, 2011年江蘇省啟動了6大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其中南京郵電大學開發的智慧節能環保公共服務平臺現在已經投入使用,目前該平臺連接了300萬個感知節點,每天的流量達到了1億條數據量,可算是目前全國做得最好,規模最大的物聯網節能環保應用平臺。
攜手國際先進廠商 實現互補共贏
作為此次高峰論壇唯一受邀的企業代表,NI中國市場經理湯敏女士會上做了精彩的演講。她談到中國的傳統制造升級不僅需要添加新的功能,還要對設備原先舊的功能實現升級換代。在這個過程中,NI提供了一個軟硬件結合的開放式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工程師可以快速、高效地實現從原型化到驗證生產的過程。同時,她指出工業物聯網方面,升級改造不可能把機器全部更新換代,而且傳統行業的各種編程標準各不相同,一個開放、先進的系統架構尤為重要,而這一點正是NI RIO產品線的巨大優勢。目前NI已經和IBM、空客等國際以及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合作,正在推動中國“智造”從概念走向現實。
面對當前歐美發達國家新一輪科技變革帶來的強力競爭,朱教授認為,雖然我們面對競爭,但我們決不能封閉自己。在今天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我們研究物聯網,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來研發,更需要大家各自分工一起來攜手合作,一些基礎的東西完全可以借助外界力量來迅速達成,物聯網產業非常龐大,只有實現更多企業攜手合作,才能更好、更快推動技術的進步和物聯網應用的普及。正是鑒于此,南京郵電大學與美國NI在該領域開展了深入的合作,聯合建立的“未來移動通信聯合實驗室”并借助NI國際先進技術與經驗來取長補短,實現南京郵電大學與美國國家儀器(NI)有限公司的合作與共贏。
順應趨勢,抓住“互聯網+”新機遇
面對未來發展,美、德等發達國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愿景,“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概念倍受關注。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傳統制造業迎來了“互聯網+”、“物聯網”與“智能制造”升級轉型的機遇與挑戰。對此,中國通信學會張新生秘書長指出,未來十年,《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思路將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
“互聯網+”與制造業的關系,不是“減法”(替代),而是“加法”,“互聯網+”就像電能一樣,把一種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各行各業,著重提高服務效能,使各行各業在新的環境中實現新生。未來每個行業都將是與互聯網有關的行業,每個企業也都將是與互聯網有關的企業,互聯網將無處不在。
張秘書長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他還借用當前最火爆的一句話“站在互聯網時代的臺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他表示百年一遇的機會來了,我們已經錯過了幾次機會,這次一定要抓住,利用物聯網新技術,創新驅動,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抓住這次機會,我們方可實現彎道超車。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由新技術引發新一輪產業變革、進而引發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的重大變革而推動的。在制造領域,“互聯網+”將更快地促使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為生產**業,培育新的業態,實現新的跨越。科技革命不斷推動著產業的發展,只有那些抓住技術革命的戰略機遇并迅速作出適應性調整的國家或民族才能不斷生存發展,反之必將面臨停滯和衰落。同樣,對于廣大的中國制造業企業也無疑將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