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級別:普通會員
- 信用等級:
咨詢熱線:0537-2718308
資料認證
未通過身份證認證
未通過營業執照認證
- 瀏覽人次:
次
- 加盟時間:2022年06月02日
誰是中國制造2025的工業4.0道路的主角
工業4.0和傳統制造業模式相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介入熱門行業、賺快錢的模式已經不可取,制造板塊上市企業還需要沉下心來推動自身主營業務,在全球一體化的競爭下樹立新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經濟在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間里有兩大發展引擎:一是這兩年開始落地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二是中國版“工業4.0”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的《中國制造2025》。從整體方向來看,《中國制造2025》是制造業在未來十年內轉型升級的行動指南,這對國內制造業,特別是制造板塊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大利好。
從近兩年我國政府頒布的各種政策來看,各種看似只是針對于某一行業的政策,已經緊密相扣構建成一條較為完善的鏈條。“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政策,鼓勵了上市企業、特別是民營上市企業積極發展并努力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互聯網+”政策的提出,是通過推動經濟形態、激發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發展、創新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中國制造2025》的工業4.0的道路上,“互聯網+”是重要的平臺工具,而國內制造業佼佼者占絕大多數的又是上市企業,這也意味著制造板塊上市企業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參與主體。在非國家壟斷的行業中,制造板塊上市企業通常存在著一定的競爭優勢,盡管這種競爭顯得非常殘酷,在市場發展的經濟規律中優勝劣汰將不斷洗牌制造板塊上市企業。只有經過沉淀,競爭力強、產品優質、深得民心的企業最終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底蘊。
制造板塊上市企業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力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資金、人才相對缺乏的制造板塊上市企業生產能力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盡管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還是較高。對此,這類上市企業首先要充分了解中國制造2025的意義和目標,從中把握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發展方向和廣闊空間,著力突破制造裝備提升、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應用等重點領域。
制造板塊上市企業不能在市場上單打獨斗,在經濟周期加速、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這類企業需要共同努力塑造新常態下的競爭優勢,加快產品轉型和制造過程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產業流程,全力應對轉型升級的挑戰。
工業4.0和傳統制造業模式相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介入熱門行業、賺快錢的模式已經不可取。制造板塊上市企業還需要沉下心來推動自身主營業務,在全球一體化的競爭下樹立新的核心競爭力,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令企業長期處于不敗地位,實現持續、穩定的企業收益。
隨著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降準降息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加上各種密集出臺的穩增長政策,讓經濟下行的壓力略有緩解,這也讓制造板塊上市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而就中國制造2025本身而言,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這也是工業革命4.0的要求。
實際上,前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是以環境換取經濟利潤,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人與大自然之間的矛盾也不斷產生。目前,我國主要處于工業2.0、3.0時代,不可避免地對空氣、土地、水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污染。進入新常態經濟后,領導人也提出不再追求數量而是要質量的觀點,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對大多數中國的制造板塊上市企業而言,企業還在工業2.0和工業3.0時代,盡管所處落后“時代”,但轉型升級有著極大的空間,尤其是在政策推動下將會有超出預期的變化。在進入新常態經濟后,政府對質量的重視也是對制造業的嚴格要求,企業在未來的工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資源使用率、生產率,還要讓經濟增長與不可再生資源要素全面脫鉤,采用更清潔的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此背景下,制造板塊的上市企業更需要轉變思維,不能夠再成為世界各國的代工廠,不再是制造者而應該通過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成為世界制造業的重要創造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自主研發、設計、投產,覆蓋整體供應鏈的上、中、下游,創造優質的生產設備、創造出質量優質的產品、創造出高效的生產力。
當然,承擔這些重任的不僅僅是制造板塊的上市企業,政府還需要在其中給予各方面的支持,如向制造板塊上市企業提供更為豐富的金融服務,緩解該類企業生產過程中融資難的問題等。